数控机床是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战略资源,是基础制造设备的“工作母机”,其性能、质量水平和生产能力是代表了一个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我国己是数控机床的消费和生产大国,根据相关数据,2004年到2014年我国数控机床拥有量从5.1万台提升到26.1万台,国产数控机床的产量和机床数控化比重也从11%、28%增长到39%、62%。然而我国生产的数控机床主要为中、低端的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基本依赖,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与发达相比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制造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满足汽车、、船舶等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对数控机床的需逐渐增大,这使得国内机床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缩小我国数控机床与发达的差距,2009年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实施,从层面对国内数控机床产业进行投资,以我国机床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不佳的设计和装配过程是国内机床质量落后于的主要原因,其中装配环节作为产品成型的终阶段,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产品设计质量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合理的装配技术对产品整机质量有重要影响。,我国的研究技术人员对产品设计和机床铸件、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等方面投入精力较多,而对装配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的关注、研究较少,企业对装配环节质量控制意识普遍不足,这造成了我国缺乏系统的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相关装配实践表明,使用相同质量水平零件所装配出的整机产品存在较大质量差距,即使选用较的零件进行装配,国内生产的整机产品质量仍旧较低。因此,要提高国内数控机床产品质量,需要有一套、系统、合理的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业需求的不断升级也促使数控机床产业的不断升级、改进。,高速、、、高柔性化是机床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伴随着制造业对产品功能多样性和性需求不断提升的同时,企业对数控机床整机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由于机床生产制造企业在制定数控机床的装配工艺时,主要以产品的精度为导向,装配工艺文件、过程控制以及检验很少考虑产品的性和精度寿命,所以导致由装配原因导致的整机质量问题频发。根据相关机床故障统计数据,数控机床总故障数40%以上是由装配环节造成的。因此,有对机床装配环节实施质量控制。要提升产品装配质量,首先需要对数控机床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一套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理论和方法。然后,将提升装配过程性和精度寿命的具体操作方法融入到装配工艺文件和装配工作中,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可用性”和“”。
根据所规定装配工艺文件的要求,将若干个机械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拼装成产品的过称为装配。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可以分为总装和部装两部分,总装是指按照指定的工艺文件将床身、主轴、刀具、液压系统、排屑系统、电气系统、系统等相应的功能部件组装成为具有规定能力整机产品的过程,部装是指按照工艺文件的技术要求,将指定的零件和零件或零件和组件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数控机床的装配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准备工作、部装和总装及装配调整工作、各类精度检测以及试加工工作、整机的加油、喷漆及成品装箱。各阶段的操作内容通常由装配工艺规程给出具体的指导。因此,从程度来说,装配操作就是一个按照装配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进行规范化操作的过程。
数控机床的装配过程是一个复杂细致的工作,装配过程要各数控机床铸件与零部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关系,以机床所应具有的各项性能指标。若装配过程操作不当,即便使用的零件进行装配,所装配出机床的性能参数也很难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可能因为装配不良造成产品故障甚至引发事故。
大型机床铸件的装配质量形成过程贯穿了机床组件、部件、整机等装配质量形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零件质量、组件装配质量、部件装配质量、总装质量等每一个环节都对机床后所形成的整机装配质量产生影响,因此,装配环节的质量控制需要有系统的、完整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装配环节作为数控机床产品成型的后一个步骤,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整体质量,因此有对己经成型的整机产品进行装配质量评价,以致发现装配过程的不足,提高整机的装配质量。,对整机装配质量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配误差研究,以装配的精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装配质量进行评估。整机装配质量的评价多是将装配误差为主要考虑对象,以装配精度的好坏来衡量整机产品装配质量的优劣,而稳定性、性作为能够反映装配质量好坏的指标,也应该在装配质量评价过程中被考虑。因此,评价整机的装配质量时,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获取装配完成的整机产品所对应的不同评价指标的属性值,对整机装配质量进行预测。